“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该诗句摘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的诗
-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 《雨后》
- 《再酬复言和前篇》
-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
- 《劝醉》
- 《分水岭》
- 《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
-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 《与乐天同葬杓直》
- 《哭女樊》
-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