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该诗句摘自宋代诗人吴文英的《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鉴赏
“一番”两句,点宴客时间。言炎夏过后,秋凉已生,雨打荷池,洗净一池艳红。“辘轳”两句,承上述秋景。言耳闻单调乏味的辘轳声,眼见井台四周铺满了枯黄的梧桐叶,词人哀叹秋已深矣。“欢宴”两句,点题。十二字共分六层意思,全以一“欢”字领起。此言麓翁之宴既是欢宴,又逢良辰美景,在皎洁的月光下,清风习习,园中修竹摇曳,堂内佳人起舞,呈现出一幅富贵夜宴图。
“临池”两句,写宴会地点园堂周围的景色。言麓翁先把酒宴摆放在园中堂内,园堂面水开窗,使客人可以边饮酒边观望在月色朦胧中隐约显现在荷池中的红花绿叶。然而园堂宴饮还不能尽兴,所以大家又携酒至园中的“小垂虹”桥上,再次自在畅饮。此是赞扬主人的好客豪爽之情。“贞元”两句,述宴中弹奏名曲助兴。“贞元”,指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这里泛指升平盛世。此言宴席中自有乐工们为大家弹奏升平盛世中流行的乐曲,并且还拿出来号称“十香”的醇酒斟满在玉杯中招待客人。“醉梦”两句,梦中景。词人受到主人如此盛情款待,当然是高兴得乐而忘返了。所以不觉沉醉入梦,好梦至晓,并且梦中似乎还觉得自己飘飘然地身处在一派笙歌声中。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吴文英的诗
- 《诉衷情·七夕》 七夕
- 《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花
- 《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写景
- 《点绛唇》
- 《婆罗门引(无射羽,俗名羽调为怀宁赵仇香赋)》
- 《烛影摇红·元夕雨》 元宵
- 《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
- 《点绛唇·越山见梅》 梅花
-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离别
-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梅花
- 《诉衷情·秋情》 秋天
-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咏物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