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鲁人版高三语文选修 《论语》《 孟子》选读目录
第1单元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第1课
《学而》四则
《为政》四则
《泰伯》一则
《子路》一则
《阳货》一则
第2课
《公冶长》二则
《述而》九则
《子罕》一则
《卫灵公》一则
《季氏》一则
第2单元 仁者爱人
《里仁》八则
《雍也》二则
《乡党》一则
《宪问》二则
《颜渊》三则
《卫灵公》四则
第3单元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学而》二则
《为政》三则
《八佾》五则
《子路》三则
《里仁》一则
《公冶长》一则
《泰伯》二则
《颜渊》二则
《宪问》一则
《季氏》二则
《子张》一则
第4单元 大丈夫与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四则
《公孙丑下》一则
《滕文公上》一则
《滕文公下》三则
《离娄上》一则
《离娄下》三则
《告子上》二则
《告子下》一则
《尽心上》六则
《尽心下》二则
第5单元 仁心与仁政
《梁惠王上》五则
《公孙丑上》三则
《滕文公上》二则
《离娄下》一则
《告子上》一则
第6单元 民贵君轻 保民而王
《梁惠王上》一则
《梁惠王下》八则
《公孙丑上》一则
《离娄下》二则
《万章上》一则
第1课
《学而》四则
《为政》四则
《泰伯》一则
《子路》一则
《阳货》一则
第2课
《公冶长》二则
《述而》九则
《子罕》一则
《卫灵公》一则
《季氏》一则
第2单元 仁者爱人
《里仁》八则
《雍也》二则
《乡党》一则
《宪问》二则
《颜渊》三则
《卫灵公》四则
第3单元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学而》二则
《为政》三则
《八佾》五则
《子路》三则
《里仁》一则
《公冶长》一则
《泰伯》二则
《颜渊》二则
《宪问》一则
《季氏》二则
《子张》一则
第4单元 大丈夫与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四则
《公孙丑下》一则
《滕文公上》一则
《滕文公下》三则
《离娄上》一则
《离娄下》三则
《告子上》二则
《告子下》一则
《尽心上》六则
《尽心下》二则
第5单元 仁心与仁政
《梁惠王上》五则
《公孙丑上》三则
《滕文公上》二则
《离娄下》一则
《告子上》一则
第6单元 民贵君轻 保民而王
《梁惠王上》一则
《梁惠王下》八则
《公孙丑上》一则
《离娄下》二则
《万章上》一则
- 三年级英语下册(2025年版)(大同版)
- 三年级英语上册(2024年版)(大同版)
- 一年级数学上册(2024年版)
- 三年级英语下册(2025年版)
- 三年级英语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影视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戏剧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舞蹈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影视下册(2025年版)
- 八年级戏剧下册(2025年版)
- 八年级舞蹈下册(2025年版)
- 八年级戏剧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舞蹈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影视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戏剧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舞蹈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影视上册(2024年版)
- 八年级戏剧上册(2024年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三地理图册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一册
- 高一地理图册必修 第二册
- 高一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
-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三册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4 戏剧表演
- 高一音乐必修6 音乐与戏剧
- 高一音乐必修2 歌唱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4 戏剧表演(粤教花城版)
- 高一音乐必修6 音乐与戏剧(粤教花城版)
- 高一音乐必修2 歌唱(粤教花城版)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三艺术选择性必修5 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
- 高二艺术选择性必修1 美术创意实践
- 高三美术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
- 高二音乐选择性必修3 舞蹈表演
- 高一美术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
- 《夜闻方响》
-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 《送友人弃官归山居》
-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一作长安送人)》
- 《李甘诗》
- 《郡斋独酌(黄州作)》
- 《句》
- 《咏鸳鸯》
- 《慈恩寺避暑》
-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 《过马嵬山(一作李益诗)》
- 《赠南岳僧》
- 《赠潼关不下山僧》
- 《雨中作》
-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一作长安送人)》
- 《李甘诗》
- 《郡斋独酌(黄州作)》
-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 《题池州弄水亭》
- 《过骊山作》
- 《独酌》
- 《雨中作》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念昔游三首》
-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 《河湟》
- 《史将军二首》
-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 《题池州弄水亭》
- 〖写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写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写山〗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写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写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写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写山〗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写山〗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写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写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写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写山〗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写山〗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写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写山〗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写山〗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写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写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写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写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写山〗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写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写山〗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 〖写山〗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写山〗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写山〗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去晦明,云共山高下。”
- 〖写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写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写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写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