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唐代·韦应物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边沙地树少人稀,
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
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
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
注释
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辈。疑“从叔象”指韦象先,诗题中漏略“先”字(参考傅璇琮先生考证)。
鉴赏
孤零零的树木,易变易逝的沙滩,人迹稀少的水边路。在这样一个僻静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渺茫前途的忧虑。晚钟声中,似乎身与心都迷失了,何去何从,他只有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间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点迷津,亦能指点迷人。韦应物该诗以日暮送别于沙际路的特定时间、地点与事件,将心中郁结的愁思流露了出来。尽管这本非禅境,但烦恼即菩提,烦恼泯处乃生智慧莲花。迷途上他对山僧的选择,将会是解悟的契机。
韦应物(wéi yīnɡ wù)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韦应物的诗
- 《西楼》
-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
- 《任鄠令渼陂游眺》
- 《上方僧》
- 《春游南亭》 春天
- 《义演法师西斋》
- 《同德精舍旧居伤怀》
- 《伤逝(此后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作)》
- 《夏景园庐》
- 《叹白发》
-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
- 《答史馆张学士段柳庶子学士集贤院看花见寄兼呈柳学士》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