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思黯居守独饮偶醉见示六韵时梦得和篇先成…美之》
唐代·白居易
宫漏滴渐阑,城乌啼复歇。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
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
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
白居易(bái jū yì)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白居易的诗
- 《山下宿》
- 《重赠李大夫》
- 《望江州》
-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
-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 《紫薇花》
-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
- 《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
- 《晓寝》
-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 《题文集柜》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