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下二首》
唐代·韩愈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凰。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韩愈的诗
-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
- 《送穷文》 抒情
- 《芍药(元和中知制诰寓直禁中作)》
- 《寄崔二十六立之》
- 《落齿》
- 《剥啄行》
- 《进学解》
- 《峡石西泉(一作寒泉)》
- 《琴曲歌辞·岐山操》
-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