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令舍池台》
唐代·韩愈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热门古诗分类
赞助商链接
韩愈的诗
-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 《过鸿沟》
- 《应科目时与人书》
-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 《郑群赠簟》
- 《同宿联句》
-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 《青青水中蒲三首》
- 《相和歌辞·猛虎行》
- 《和归工部送僧约(工部,归登也,约,荆州人)》
-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
- 《琴操十首·雉朝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