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子课本网 > 古诗大全 > 唐代诗人 > 

刘禹锡的诗

唐代刘禹锡刘禹锡(liú yǔ xī)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鹰去,山花半谢杜鹃啼。(《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赠致仕滕庶子先辈》)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生平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之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曰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陋室铭》被选中人教版8年级上册22课《陋室铭》,上海九年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12课。
故居
  自唐代以来,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0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陋室铭故居。
  刘禹锡写过一文《陋室铭》就是写其故居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乘车路线:郑州市区坐车到汽车西站,乘坐郑上1路车(或乘坐11路至终点站,转乘7路),到荥阳市郑上路与京城路交叉口下车,乘坐1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即刘禹锡公园(310国道与京城路交叉口)
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坐落在连州中学燕喜山的刘禹锡纪念馆,飞檐斗拱,采用朱红色的支柱,无不透露出中国古典式宫廷建筑风格,显得古色古香。古朴雄伟的纪念馆经精心布展后显得魅力四射:灯光、壁画、诗词、铜像等场景的搭配,烘托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历史厚重感。
  • 1、《陋室铭》 咏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秋词》 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部编版初中古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 4、《望洞庭》 部编版小学古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
  • 5、《浪淘沙》 部编版小学古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
  • 6、《乌衣巷》 唐诗三百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 7、《竹枝词二首·其一》 写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
  • 8、《秋词二首》 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 9、《秋风引》 秋天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10、《西塞山怀古》 唐诗三百首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
  • 11、《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宋词三百首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
  • 12、《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
  • 13、《金陵五题·石头城》 咏物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
  • 14、《竹枝词二首·其二》 思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
  • 15、《浪淘沙九首》 写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
  • 16、《忆江南·春去也》 柳树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
  • 17、《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
  • 18、《和乐天春词 / 春词》 唐诗三百首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
  • 19、《酬乐天咏老见示》 励志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
  • 20、《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
  • 21、《踏歌词四首·其一》 爱情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
  • 22、《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
  • 23、《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中秋节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
  • 24、《蜀先主庙》 唐诗三百首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 25、《竹枝词九首》 爱情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
  • 26、《潇湘神·斑竹枝》 宋词三百首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
  • 27、《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
  • 28、《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29、《始闻秋风》 秋天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
  • 30、《杨柳枝 / 柳枝词》 柳树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
  • 31、《杨柳枝词九首》 抒情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
  • 32、《金陵怀古》 写景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
  • 33、《望夫山》 思念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
  • 34、《汉寿城春望》 咏史怀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
  • 35、《杂曲歌辞·浪淘沙》 抒情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
  • 36、《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
  • 37、《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 38、《岁夜咏怀》 春节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
  • 39、《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
  • 40、《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簿领乃俗士,...
  • 41、《金陵五题·并序》 写景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
  • 42、《经檀道济故垒》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 43、《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 44、《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
  • 45、《柳花词三首》 咏物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
  • 46、《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
  • 47、《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
  • 48、《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友情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
  • 49、《堤上行二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
  • 50、《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