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子课本网 > 古诗大全 > 唐代诗人 > 

邵谒的诗

邵谒(shào yè)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生平
书堂石简介
  在粤北翁源县,有一个让翁源百姓引以为傲的唐代文化遗址——书堂石。书堂石筑于三华镇翁江河中心的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时常吸引过往游人驻足观望、拍照留影。书堂石之所以让翁源人引以为傲,不仅仅在于其历史的悠久、风景的秀丽,还在于它是翁源名人——晚唐诗人邵谒读书的地方。
  邵谒是晚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派的客家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诗十集,今不存。唯《全唐诗》存其一卷,共三十三篇。因其久居长安,诗名熠熠,世称“岭南五才子之一”。
个人出身
  邵谒出生贫贱,但自幼就有鸿鹄之志。他说:“丈夫之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报仇不用剑,辅目不用兵。”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朝廷效力,实现“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的政治抱负。
  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记载:邵谒年青时,屈为县吏。一天。县令有私客到访,再三令邵铺床待客,邵认为县令有意作贱自己,决不应从,并说:“我是给你们铺床的吗?大丈夫怎能当你们的劳役呢?”县令听后怒发冲冠骂道:“下贱侍从如此大胆,绑出县衙去!”于是,左右差使便将邵谒拖出县衙。邵谒怒不可遏,一边拨刀割断头发挂在门上,一边发誓道:“学苟不成有如此发!”然后振臂离去。
勤学苦读
  邵谒离开县衙后,逆流而上,来到距县城十里路的罗江水(即今翁江河)中心——猪麻冲急滩石上筑造书堂。从此,邵不分昼夜,发愤攻读,发髻蓬乱也懒得梳理。乡亲笑他痴呆,他也不以为然,只是束发苦读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后,他博通经史百家,长于乐府,尤其精通古音律。咸通八年(公元866年),他被举荐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成了一名国子生。邵在京城期间,或勤学苦练,攻习学业;或聚友集士,吟诗作赋;或谈古论今,讥讽时弊,度过了一生中最畅快的时光。
为官刚正
  邵谒在国子监读书很久,和他相好的都是名士,但由于他刚正不阿,写诗作文多针砭时政,不得当政者重用。如其一首《论政》有“内政由腹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等诗句;另一首《岁丰》则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正如明朝嘉靖间翰林学士黄佐所说,邵谒“作诗多刺时事”,“其言凌突而触刚”,敢于抨击统治者和剥削阶级,因此,苦读诗书,诗作“声华奕奕”,“竞不第甲科”。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国子监助教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十分赏识邵谒才学,对其屡不得志的遭遇颇为同情,便汇集邵诗作《岁丰》、《春日有感》、《寒女行》等数十篇,为之揄扬,以振公道,才使邵谒登上进士第。
人物影响
  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黄佐则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
  邵谒自咸通八年离开家乡后,一直未再归故里,然而家乡人一直怀念他。相传有一年乡里人降巫,巫公自称邵先辈回来了,念诗一首:“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年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处,隔溪遥见旧书堂。”
  从那以后,翁源百姓便把他当作神化了的先辈,在书堂石旁建造庙宇供奉。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翁源县知县朱景运特意将邵谒塑像移置堂前正座,并提一联曰:“青山半壁疑黑髻;明月中流尚读书。”
  邵谒的数十篇诗今犹在,虽然,在整个唐朝收进《全唐诗》的有近五万首诗,诗人多达二千多人,邵谒及其诗作只能算是满天星斗中一颗闪亮的星星。但是,从现仅存的诗作中可以看到,早在唐代,粤北偏僻客家山村里出了一位勇于正视现实,敢于抨击统治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书堂石的古墙屋迹仍然存在。石山附近,青山对峙,草木丛生。翁江河流经书堂石山脚,一泻而下,数里之内犹可闻哗哗水声,宛如阵阵读书声,又似“日暮啼鹧鸪,芳草萋萋绿。缅想古贤迹,为鼓琴一曲”。
介绍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谒诗30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晚唐时期,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32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明代进士黄佐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后来为何邵谒默默无闻?想必是其诗多抨击时事,敢为被压迫者鸣不平,故不得当政者的赏识。如邵谒诗《岁丰》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另有《自叹》、《寒女行》等篇,都反映了他的疾世的思想。
  • 1、《秋夕》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人人但为农,...
  • 2、《长安寒食》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莫辞吊枯骨,...
  • 3、《春日有感》 我心如蘖苦,他见如荠甘。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但言贫者拙,...
  • 4、《望行人》 登楼恐不高,及高君已远。云行郎即行,云归郎不返。嗟为楼上人,...
  • 5、《赠郑殷处士》 善琴不得听,嘉玉不得名。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退居一河湄,...
  • 6、《下第有感》 古人有遗言,天地如掌阔。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尝闻读书者,...
  • 7、《贞女墓》 生持节操心,死作坚贞鬼。至今坟上春,草木无花卉。...
  • 8、《汉宫井》 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
  • 9、《瞽者叹》 我心岂不平,我目自不明。徒云备双足,天下何由行。...
  • 10、《苦别离》 十五为君婚,二十入君门。自从入户后,见君长出门。朝看相送人,...
  • 11、《寒女行》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养蚕多苦心,...
  • 12、《降巫诗》 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时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望,隔溪遥见旧书...
  • 13、《学仙词》 上仙传秘诀,澹薄与无营。炼药□□□,变姓不变形。三尸既无累,...
  • 14、《岁丰》 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良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
  • 15、《古乐府》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妾颜不自保,...
  • 16、《论政》 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内政由股肱,...
  • 17、《览孟东野集》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哲人归大夜,千古传珪璋。珪璋遍四海,...
  • 18、《自叹》 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每念古人言,...
  • 19、《放歌行》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屈原若不贤,...
  • 20、《显茂楼》 秦山渭水尚悠悠,如何草树迷宫阙。繁华朱翠尽东流,唯有望楼对明...
  • 21、《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采薇秦山镇,...
  • 22、《览张骞传》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桑田未闻改,...
  • 23、《览镜》 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昨日照红颜,...
  • 24、《妓女》 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量诸造化情,...
  • 25、《金谷园怀古》 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为女莫骋容,骋容多自伤。如何金谷园,...
  • 26、《经安容先生旧居》 羽化留遗踪,千载踪难没。一泉岩下水,几度换明月。松老不改柯,...
  • 27、《战城南》 武皇重征伐,战士轻生死。朝争刃上功,暮作泉下鬼。悲风吊枯骨,...
  • 28、《送友人江行》 送君若浪水,叠叠愁思起。梦魂如月明,相送秋江里。...
  • 29、《送徐群宰望江》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大贤重邦本,...
  • 30、《紫阁峰》 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据百馀...
  • 31、《少年行》 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报仇不用剑,辅国不用兵。以目为水鉴,...
  • 32、《白头吟》 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常将古今骨,裨作北邙山。山高势已极,...
  • 33、《轻薄行》 薄薄身上衣,轻轻浮云质。长安一花开,九陌马蹄疾。谁言公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