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搜索课本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 高一英语必修 第三册
- 高一英语必修 第二册
- 高一英语必修 第一册
- 高一体育必修 全一册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1 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0 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9 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8 技术与职业探索
- 高三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7 职业技术基础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6 智能家居应用设计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5 服装及其设计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4 现代家政技术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3 工程设计基础
- 高二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2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 高三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 高一物理必修2
-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019版)
-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2019版)
-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2019版)
-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三册(2019版)
-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2019版)
- 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一册(2019版)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019版)
-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 高三语文选修 唐诗欣赏
- 高三物理选修3-4
- 高三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020版)
- 高一物理必修 第三册
- 高三数学选修2-2
- 《酬严维秋夜见寄》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 《春日偶作》
-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 《送严秀才》
- 《山居》
-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 《秋日出游偶作》
- 《郊居寓目偶题》
-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 《宿青阳驿》
- 《送张侍御赴京》
- 《春日偶题》
- 《和李丞题李将军林园》
- 《酬王十八见招》
- 《闻严秘书与正字及诸客夜会因寄》
- 《学仙难》
-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 《单于晓角》
- 《缑山道中口号》
- 《赠歌人(一作赠佳人)》
-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见寄之什(一作崔曙诗)》
-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
- 《赠毛仙翁》
- 《和黄门武相公诏还题石门洞》
- 《句》
- 〖离别〗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 〖离别〗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 〖离别〗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 〖离别〗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 〖离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 〖离别〗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离别〗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 〖离别〗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离别〗 “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 〖离别〗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离别〗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离别〗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离别〗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离别〗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 〖离别〗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 〖离别〗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 〖离别〗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离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 〖离别〗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离别〗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 〖离别〗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 〖离别〗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离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离别〗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离别〗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离别〗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离别〗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离别〗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离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离别〗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